董一菲:我这样带领学生寻找语文的诗意与远方
中学语文著名特级教师,诗意语文倡导者、首届全国中语会十大学术领军人物、首批国家级骨干教师。主编有《诗意语文行》、《教学风格——生命个性与教育智慧的述说》等。
文章|董一菲
编辑|邹雪平
图片|花瓣网
有人评价我是“讲诗歌起家的语文教师”,我想,这话有道理。可是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最高的境界,应该是让所有的语文课都具有语文色彩、诗的光辉以及自我生命的智慧。
比如面对像《边城》这样极具个性色彩的语言风格,应在智慧的点拨中挖掘文本意蕴,给学生以独特的审美陶冶。
《边城》是作者“盛年的语言,饱满,酸甜合度,像一篮新摘的烟台玛瑙樱桃。”教学时需要重视调动学生的语感,启发学生言说真实体验,生成精彩而富有创意的认识。
在文本解读过程中,我抓住一个“边”字做文章:“边城”,你们说哪一个字是中心词?启发学生分析“边”这个限定修饰的词素的意义:“城”是什么词?修饰语?发散思维,揣测文意及作者的审美追求。
在教师的启发下,学生表现出很强的语感能力,生成诸多个性化的理解:“像世外桃源一样”;“幻想当中的一座城”;“讴歌那种人类所遗失的东西”,“具有一种几何美”等等,非常有思想和见地。
当学生谈到“边城”题意有“几何美”的时候,我用王维著名的边塞诗句“大漠孤烟直,长河落日圆”来拓展学生对文学形象的几何美的认识,虽只言片语,但是足以加深学生的审美感受。
当学生谈到翠翠有“娇痴之美”之时,我用余平伯先生评价《红楼梦》中贾宝玉的阐发——“‘痴’是情的最高境界”来提升学生的认识;
当学生谈到翠翠对“山的那边的生活”的憧憬时,我用庞龙的《宽容序言》比较,阐发“山那边是个美学的概念”;
当学生认识到翠翠的“忧郁之美”的时候,我用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来阐发“美是忧郁的”。
在教师开阔的比较视野下,学生的文学鉴赏的视野也拓展开来。如有学生把《边城》与朴树的歌《白桦林》比较,觉得“翠翠的悲剧演绎得更加委婉含蓄”;有学生借用电影《爱是痛的边缘》的名字,来体会翠翠的感情,“觉得翠翠有一种含蓄之美”。通过大量的比较,学生明白了优秀文学作品的审美境界必有独到之美。
“为什么在这样一个美的世界当中,要写大佬的死,她爷爷的死亡,白塔的倒塌……这么多的不如意,影响美吗?”我提问。
有学生认为,“虽然是一种悲剧,但是让读者读起来会有一种唯美的感觉,我认为这就是沈从文先生最成功的地方。”还有学生认为“体现了那种不能一如平坦的美,一种曲折的美才能打动读者的心灵,也是一种美的极致吧。”
我不失时机地对学生的鉴赏做概括,目的是培养学生透析文学形象中蕴含的美学意义的能力。“因为有了一种过去,便有了一种回忆;有了一种回忆,便有了一种距离,有了一种距离,便有了一种美。山那边是个美学的概念,也是我们生活的准则,我们总是在向往,山那边的世界。所以有一个著名的美学题,叫‘美是忧郁的’。”
学生在教师指导下,从悲剧美、死亡意识的悲剧意蕴探究了作者独特的审美意识,解读虽尚显幼稚,但对没有学过《美学》的高中生来讲,已经难能可贵了。一粒沙里看出一个世界,一滴水中折射太阳的光辉,不仅要给学生一双发现美、感受美的眼睛,还要通过对美的形象体验和评价,让学生明白:深入研读优秀的文学作品需要探究其中蕴含的美学意义。
汉语简约,富有弹性和韧性,辽阔浩瀚,天真淳美,生生不息。汉语娓娓、侃侃、款款,美丽的单音节汇成曲曲折折平平仄仄的美丽的诗词曲赋。
汉语直观而又艺术,“武”的最高境界是“止戈”,“旦”是遥远的地平线上喷薄的日出。汉字的书法是充满天籁的艺术:行书如雅士游春,楷书如老僧禅戒,隶书如将军开帐,草书如战马狂奔。
汉语独特而易构,形声字占去了汉字大部分国土:喋、鲽、蝶、牒、堞、谍,带着独特的印字和DNA谱系,独立着,骄傲着。
汉语丰富而音乐,五万个汉字蜿蜒轮转,一部儿童的启蒙教材《声律启蒙》韵脚。汉语意会而模糊,充满了弦外之音,意外之音,东边日出西边雨,道是无情却有情。
汉语承载而神秘,字有神威,“三国”中的凤雏庞统必然被射死在“落凤坡”,“红楼”中“元迎探惜”贾家四姐妹也注定在薄命司。
汉字的表意性,使它具有了非凡的魅力和灵动的美。每一个汉字都静静地散发着生命的芬芳和文化的气息。我不满足于学究式的训诂般的汉语教学,在汉字教学中追求“三味”:文学味、文化味、美学味,用博大精深的文化去撞击学生的心扉。
汉字的大部分是形声字,它那魔方般的组合令人着迷,要在教学中凸显这种美。有时甚至可以得“意”“忘”“形”。
例如,“喋( dié)血”的意义及组合: 喋血就是血流出来的样子, 既然血流出来,必须有伤口, 因此是“口”字旁。如“沙场喋血”等等, 有一种壮美惨烈的味道。“喋血”这个词表现力很强, 能够强烈地冲击人的视觉, 造成一种审美效应。
如果叠用“喋喋”就表示说话没完没了, 如“蛟子咬了人,还要喋喋不休。”在学生明确了“喋”字的读音后,教师抓住形声字的“形旁”得意忘形地讲析。从原始意义到引申意义,继而上升到美学意义,最后又回到生活语用上,让学生体会到汉字造字的美丽,而这种变化的美丽是意味深长的。
链接相关词语、成语、诗词,拓宽学生的视野,让汉字成为学生语文学习的窗子。
例如,讲一个“岑”字,可以联想起边塞诗人岑参,想起周朴园和鲁侍萍相认的“汗涔涔”。讲一个“彘”字,可以联想到汉武帝的小名刘彘,联系到《鸿门宴》中表现樊哙勇武之气的“彘肩”,从而讲到“豚”、“豕”,从而理解豚栅鸡栖,理解狼奔豕突,甚而”三牲“(猪、牛、羊),甚而”六畜“(猪牛羊马鸡狗)。
讲字词最忌呆板、教条、训诂式的学究式的死记硬背,应洋洋洒洒,如行云流水,最贵信手拈来,这也要求教师有较为渊博的储备。一个“高”字,我可以随口说出二十几个与之相关的成语,让学生在这狂轰滥炸般的视听效果中积淀钙质。
在汉字教学中阐释文化、美学、哲学,让汉字散发出浓浓的人文色彩。
例如,一个“黄发垂髫”的黄字,我能讲出中原黄河文化的厚重,让学生体会中西文化的碰撞就是“黄与蓝的交响”。讲“五色”中“黄”的中心地位,进而讲清黄袍唯我独尊的国色。链接“黄道吉日”、“黄花晚节”、“黄金时代”、“黄茅白苇”、“黄钟大吕”、“黄袍加身”和“黄粱一梦”,在这斑驳陆离的“黄”中,窥见中国文化之一斑。
学生的人文素养很大一部分来自这种神秘、厚重、千变万化的方块字,参透了汉字也就参透了中国的文化,而四字短语又是浓缩了的文化的精华,更是中国古典文化的神经末梢,在语文教学中完全可以大讲特讲,大书特书。
一名教师,特别是语文教师,如果能带给学生的仅仅是语言所传达的,那就太狭隘了。
语文教师的教学之美,固然美在优美蕴藉的教学语言、丰富扎实的文化常识、透彻精辟的分析品读之中,但仅仅有这些是不够的。知识、能力之外,我们还应注重内在品格的养成、精神家园的构建、生命价值的探索。这些东西并非是以说教的方式灌输给学生的,而应以身教的方式一点一滴去影响学生。
我想从三个方面来谈谈这种无言而教的教育:
一位诗人这样写道:“我想,在孩子的眼中,世界每天都该是新的,如春天的第一朵鲜花、第一声雁鸣、第一张风筝。给人惊喜、让人感叹。”可是我们的语文课堂又如何“保鲜”呢?我想,最紧要的是读书,其次是思考。
很多人都提倡语文教师要做个“杂家”,不只要读本专业相关的书,还要读其他相关学科的书,这样方能触类旁通。但我依然觉得“语文”这个范畴里可读的书已经太多,语文教师的主要精力还是应该放在读经典、读美文上。
当读书成了一种内在的驱动力后,适时的引导也很重要。教师还应该培养学生形成纯正的欣赏品位和高雅的审美心理。如果只是勤奋地读书,而无勤奋的思考,根本谈不上什么创新。
勤于思考是一种习惯、是一种能力,需要语文教师去培养。比如周杰伦的歌曲大行其道,很多学生都是他的歌迷。这种时候,一味批评他的歌如何不入流、媚俗,只会让自己陷入与学生关系对立的僵局。莫不如将其歌词中的某些古典文化元素拿出来和学生共同欣赏,让学生自己去品评这些歌词和古典诗词的高下雅俗。如此,不仅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,也能让他们在比较中养成高雅的审美情趣。
当学生可以和孔子、司马迁、杜甫、辛弃疾畅谈时;当学生可以与鲁迅、巴金、老舍、徐志摩神交时。你,一名语文教师,终于可以自豪地说:至少,我将学生引向那条通往文学殿堂的路了。
周作人在提到废名的文章时曾评论它如一弯溪水,遇到一片草叶都要抚摸一下,然后再汩汩地向前流去。语文教师的坚守正如这清流,因着那份对文学的爱、对学生的爱,而选择了远离喧嚣、静静流淌。对老师来说,那轻抚草叶的温暖就足以抵御清风的薄凉。
而坚守有时是一种眷恋,眷恋三尺讲台下的稚嫩笑脸,眷恋千载以降的悠悠文明。于是,这份坚守变成了忘情的专注、热情的投入,变成了锲而不舍、全神贯注的追求、探索。这份源自于爱的坚守不正是我们要教给学生的吗?
空谷幽兰,不以无人而不芳。无论是寂寞还是喧闹,“她”都在开放着;大漠红柳,不因无水而不华,无论是酷热还是苦寒,“她”都岿然不动。在这个世界上,心灵的安静极为缺少。难能可贵!那是天地间的无言大美。
坚守有时是一种放下。行到水穷处,坐看云起时。看似闲淡的生活态度其实是对生命本真的回归。教师的这份淡定对学生而言是一贴清凉剂,让他们在日夜奔波的路上有机会停下来想一想,生活到底意味着什么?
如果我们的学生心里只能装得下“高考”两个字,那么我们很难期望走上社会的他们会摒弃功利、用热忱的心去工作、生活。那样对他们而言,世界就只有物质的一面,再无其他。
坚持我们的原则,执着我们的梦想,继续我们的奋斗。语文老师,你在用无声的语言进行着这属于孤独者的教育吗?
生而为人已是万物之灵长,又怎能甘心做一个平庸的人呢?“墙角的花,你孤芳自赏时,天地便小了。”语文教师给学生展开的生命画卷应是宽广的。
时间顺流而下,生活逆水行舟。语文教师教给学生生活的真谛就是拼搏,正如瀑布以流水感动遥远的大海,我用歌声感动上帝。语文教师应开启学生那颗不甘平庸、追求卓越的心灵之窗。
在庸常的日子里,语文教师心中的梦想是否已被销蚀干净?在内心深处,你是否已经认同自己“教书匠”的身份,认为生活不过如此,前面的路不过是继续混日子?其实平庸还是卓越,更多的是在精神领域进行衡量的,它并不完全由现实的成就所左右。
曾国藩有过这样一句话:“天下事,在局外呐喊议论,总是无益;必须躬身入局,挺膺负责,乃有成事之可冀。”
有了梦想,有了执著追求的目标,还要有躬身实践才行。一位老人说:“越是泥泞的路,踩下的脚印越深。”是啊,路在脚下,一双踩过最艰难坎坷路的脚,一定会踩出最踏实的脚印。
一个教师在困难面前不畏缩、不胆怯、迎难而上、勇挑重担,这种精神一定会折射到他的学生身上,学生也才会用自己稚嫩的脚踩下勇敢的脚印。
老子主张“师法自然”;庄子则说:“天地有大美而不言,四时有明法而不议,万物有成理而不说。”教师书桌上常新的书香自然能浸润学生的心灵,教师课堂上灵动的思想自然能浇灌学生的慧根,教师生活上淡定的坚守自然能安抚学生的躁动,教师精神上卓越的追求自然能照亮学生心路。
/本文内容节选自董一菲老师新作《寻找语文的诗意与远方》/
出版时间:2017-3-1
“星教师”微信商务合作|023-67450968
星教师·中学语文
·END·
/ 2017年度中学教师专业成长学习包 /
点击下图,一键拥有 ▼
↓↓↓ 点击"阅读原文" 一键下单